中紀報:鐵紀護航開發區高質量發展
信息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發布日期:2025-03-12
特邀嘉賓
金首浙江省寧波市紀委監委第二監督檢查室主任
陳建剛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紀委常委、監委委員
張仲平江蘇省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紀工委書記、監察工委主任
開發區是改革開放的“試驗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深化開發區管理制度改革?!绷暯娇倳泴壹壗洕夹g開發區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不斷激發創新活力和內生動力,以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高質量發展。如何圍繞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并結合開發區特點強化政治監督,護航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系統整治開發區領域存在的風腐問題需從哪些方面發力?如何做好查辦案件“后半篇文章”,深化以案促改促治?我們特邀紀檢監察干部進行交流。
如何圍繞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并結合開發區特點強化政治監督,護航開發區高質量發展?
金首:紀檢監察機關必須緊扣黨中央對開發區的戰略定位,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將政治監督融入開發區發展大局,持續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保障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一是找準政治監督“結合點”。緊盯改革任務落地,圍繞黨中央關于開發區體制機制創新、營商環境優化、要素市場化配置等改革部署,緊扣創新驅動、產業聚集、經濟發展、窗口建設等重點任務和巡視巡察反饋問題整改落實情況等,建立健全動態跟蹤、定期分析、限期辦結等機制,形成監督閉環,確保改革舉措與監督責任同步壓實。
二是明確政治監督“關鍵點”。一方面,突出“關鍵少數”,將開發區領導班子特別是“一把手”作為監督重點,盯緊重大決策、項目審批、資金分配等權力運行關鍵環節;另一方面,緊盯重點問題,注重發現政策執行偏差,糾治選擇性執行產業扶持政策、違規干預市場公平競爭等行為,嚴懲虛報數據、虛構項目等統計造假問題。
三是壓緊政治監督“傳導點”。以“五張責任清單”,即黨委、黨委書記、其他班子成員、紀委、組織部相應責任清單為抓手,用好主體責任檢查、專項監督、紀檢監察建議等有力手段,對新任職“一把手”和重要崗位人員,圍繞主體責任履責清單、所在單位責任清單、重要廉政風險清單開展廉政談話,傳導壓力,推動管黨治黨政治責任落實。
四是抓牢政治監督“著力點”。深化專項監督與穿透式檢視結合,針對開發區產業集聚、項目密集的特點,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通過“一線監督+大數據比對”精準發現問題。推動監督與技術融合,建立工程建設、資金撥付等關鍵環節全流程電子化監督模塊,實現“線上預警+線下核查”聯動。強化協同聯動與長效治理,構建“室組地”“紀檢監察+審計+巡察”等協同監督機制,對開發區開展“政治體檢”,做細做實政治生態分析評估,加強政治監督成果運用。
陳建剛:紀檢監察機關對開發區領域強化政治監督,既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的政治要求,也是護航開發區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現實需要。
錨定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推進監督。一是緊盯“一把手”和領導班子,壓實主體責任,確保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一貫到底;二是建立“清單式”監督機制,逐項跟蹤問效,及時發現并糾治“中梗阻”;三是依托大數據平臺,動態監測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等環節,精準識別風險隱患;四是圍繞開發區產業升級、科技創新等重大戰略實施,開展嵌入式監督,確保政策紅利直達基層。通過多維度、立體化的監督舉措,推動黨中央對開發區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見效,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聚焦政策執行推進監督。在監督推動開發區政策執行過程中,緊扣開發區土地、產業、稅費等政策落實的關鍵環節,強化精準監督。一是聚焦土地政策執行,重點監督土地出讓、開發、使用等環節,嚴查違規用地、閑置土地,確保土地資源高效利用;二是圍繞產業政策,緊盯招商引資、項目落地,防止執行走樣變形;三是加強稅費政策執行監督,重點檢查減稅降費、財政補貼,杜絕政策“空轉”;四是建立“政策執行+監督”聯動機制,及時發現問題并督促整改。以靶向監督推動政策執行規范高效,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緊盯體制機制改革推進監督。在監督推動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過程中,緊扣開發區改革創新的核心任務強化監督保障。一是緊盯“放管服”改革,推動優化審批流程、提升服務效能;二是圍繞開發區管理機構整合、職能優化等改革任務,開展專項督查,確保改革措施落地見效;三是聚焦市場化運作機制,加強對平臺公司、投融資公司監督,防范廉潔風險;四是建立改革任務臺賬,實行“清單式”管理,動態跟蹤問效,及時糾治改革中的不作為、慢作為等問題。通過精準有力的監督舉措,為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保駕護航,激發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
系統整治開發區領域存在的風腐問題需從哪些方面發力?
陳建剛: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明確將開發區列為系統整治的重點領域。落實四次全會精神,紀檢監察機關要以“全鏈條監管、全周期治理”的務實舉措,為開發區高質量發展清障護航。
一是在織密監督網絡上下功夫。監督實踐中,聚焦開發區規劃審批、土地出讓、項目建設等權力集中環節,建立權力運行監督清單,明確廉潔風險點,通過大數據比對、專項審計等方式,及時發現和查處違規審批、利益輸送等問題。同時,強化對重大決策、重要事項的全程監督,確保權力規范運行。
二是在嚴查作風頑疾上下功夫。干部作風是營商環境的晴雨表,通過在開發區重點企業設立營商環境監測點,實時收集干部吃拿卡要、推諉扯皮等問題線索,采取明察暗訪、企業走訪等方式,拓寬問題線索來源。建立營商環境投訴舉報快速響應機制,對損害企業利益的行為“零容忍”,進一步構建親清政商關系。
三是在規范資金管理上下功夫。國資安全關系著國家安全,加強對開發區財政資金、專項扶持資金、土地出讓金等重點資金監管,建立資金使用跟蹤審計機制,對資金流向進行全程監控,嚴查截留挪用、虛報冒領等行為。同時,開展國有資產管理專項檢查,重點核查資產出租、處置等環節是否存在違規操作,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四是在創新監督方式上下功夫。大數據技術是有力的監督手段,以數據賦能“智慧監督”,有效整合開發區各類數據資源,建立監督信息平臺,實現數據共享和動態監測。通過大數據分析,精準發現問題線索,提高監督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張仲平:通過深入分析開發區的特點、職能職責、違紀違法案件主要特征等,我們聚焦重點靶向發力,深入推進正風肅紀反腐,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著力:
一是緊盯關鍵領域重拳出擊。開發區集招商引資、國企運營、工程建設、執法監管等職能職責于一體,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等特征明顯,易滋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結合開發區腐敗問題發案特點,實踐中要運用“系統查、查系統”思路,注重關聯拓展,從個案中發現和查處窩案、串案。比如,我們緊盯招商引資領域,圍繞項目招引、產業扶持、土地出讓、企業回購等關鍵環節持續開展專項整治,配合市紀委監委立案查處了一批以權謀私、搞權錢交易的嚴重違紀違法案件,有力維護園區發展安全。
二是嚴懲風腐交織問題。風腐同根同源、一體共生,必須以“同查”嚴懲風腐交織問題。實踐中,一方面要把準由風及腐的利益鏈,針對隱蔽場所吃喝、快遞送禮、隱藏在調研考察和招商引資中的風腐問題等,加強監督檢查和明察暗訪,著力發現問題線索。另一方面,構建由腐糾風的工作鏈,多方向研判重點問題線索,循線深挖“案中案”,在查清審查調查對象本人違紀違法問題的同時,深度起底與案件相關的信訪舉報和其他相關人員問題線索。
三是信息技術賦能正風反腐。在日常監督中,通過信息化、數字化手段,形成對園區各街道各部門政治監督情況報告、領導班子廉政情況分析、干部廉政檔案,助力提高監督檢查工作質效。多維度搭建“四風”監督模型,嚴肅查處公款吃喝、違規發放津貼補貼等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結合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12345政務服務熱線等平臺載體,暢通和拓寬信訪舉報渠道,不斷豐富園區金融領域、工程建設領域等監督場景,加強源頭預警,持續強化高壓震懾效應。
如何做好查辦案件“后半篇文章”,深化以案促改促治?
金首:開發區屬于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近年來,紀檢監察機關立足職責定位,堅持破立并舉、靶向施治,深入整治開發區領域腐敗問題。
從案件查辦情況看,開發區領域腐敗問題呈現以下特點:一是權力集中與監督薄弱并存。開發區相關職能部門設置較為精簡,合署辦公情況普遍,土地出讓、項目審批、招商引資等核心職能集中,“一把手”及領導班子、部門負責人廉潔風險相對突出。二是傳統腐敗與新型腐敗疊加。傳統腐敗問題集中在土地、工程、資金三大領域,同時新型腐敗又與新技術、新產業、新領域的發展伴生,二者疊加之下加大了查處難度。三是政策靈活性與自由裁量權濫用交織。開發區為吸引投資往往采取“一事一議”“特事特辦”政策,但有的干部借“政策創新”之名突破制度紅線,如擅自擴大稅收返還范圍、違規承諾土地價格優惠,甚至通過“量身定制”招標條款為特定企業謀利。四是“共謀發展”掩蓋政商勾連。有的開發區干部以“優化營商環境”為由,與企業家形成“共生關系”,通過“影子公司”承接開發區工程、以親屬名義入股招商企業,或以“顧問費”“干股分紅”等名義掩蓋權錢交易。
究其原因,主要有四個大的方面。一是體制機制不夠健全。開發區權責歸屬較為獨立,對公權力的監督制約提出更高要求,但有的開發區簡化決策程序卻未同步構建權力制約、風險防控體系,形成“重業務輕監管”等問題。二是監督體系有待完善。開發區主要領導常由上級黨政領導兼任,“上級監督太遠,同級監督太軟”的問題不同程度存在,針對開發區的嵌入式、全流程監督尚需要專業力量、信息數據等要素給予支撐保障。三是制度執行存在“溫差”。有的開發區在執行權力清單、負面清單等制度中搞變通、打折扣,未將“集體決策”執行到位,或利用政策彈性空間制造尋租機會。有的干部為追求短期經濟指標,將“踩線越界”視為“改革魄力”,埋下風險隱患。四是政商關系親清失衡。有的開發區干部與企業“親而不清”產生勾連,還有的干部“清而不為”,對企業合理訴求不上心、不盡責。
張仲平:做好查辦案件“后半篇文章”,紀檢監察機關要抓好統籌協調、綜合指導、監督檢查,確保以案促改促治工作有力有效開展。
一是分析問題根源,找準整改方向。用好用足案例資源,對本系統、本領域典型案件定期進行集中分析、復盤總結案件規律特征,分析問題根源,幫助案發單位、部門找準整改方向和重點。針對開發區案件查辦中暴露出的履行管黨治黨責任不到位、風險防范制度缺失等問題,及時下發案件通報、紀檢監察建議書、督促開好專題民主生活會,并跟蹤督辦,推動深化改革、完善制度、防范風險,規范權力運行。
二是壓實主體責任,推動真改實改。督促開發區各街道黨工委和職能部門黨組對所轄范圍內發生的違紀違法案件,堅決扛起整改主體責任,認真落實以案促改促治,堅持舉一反三、健全制度機制,著力推進源頭治理,以責任清單、談心談話等方式,強化問題整改督辦。運用“以案促改”信息化監管平臺,定期掌握整改進展情況,及時提出反饋意見,對敷衍應付、拒不整改的依規依紀依法處理。
三是堅持查糾結合,深化標本兼治。在監督推進后續整改中,重點做到“四個不放過”,即原因分析不透徹不放過、風險排查不精準不放過、整改措施不過硬不放過、實際成效不顯著不放過,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解決,推動構建以案促改的工作閉環。同時,注重借勢借力,把抓好以案促改與開發區重點領域專項監督、專項治理有機結合,與落實巡視巡察反饋意見整改工作有機結合,從權力運行、資金管理等方面全面排查廉潔風險隱患,推動系統整改,持續凈化政治生態,為開發區長期健康發展夯實基礎。
怎樣聚焦開發區權力運行關鍵崗位、重點人員加強紀律教育,做實日常監督?
陳建剛:開發區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廉潔風險相對較高。要持續鞏固深化黨紀學習教育成果,加強對開發區干部的紀律教育,“量身定制”教育內容,分層分類精準施教,讓紀律規矩從“紙面”走進“心間”,推動紀律規矩入腦入心,從思想源頭擰緊廉潔用權“安全閥”。
一是校準“關鍵少數”用權坐標。“一把手”和“關鍵少數”是推動事業發展的關鍵力量,其責任擔當和示范引領作用直接影響所轄領域整體工作的成效和方向。要強化開發區黨工委班子成員、部門負責人等“關鍵少數”的紀律教育,針對其職能職責特點,匯編開發區“一把手”違紀違法典型案例,組織接受警示教育,以鮮活案例闡釋“決策任性”的政治代價,讓其明白依規用權方能行穩致遠。推動建立開發區權力運行風險防控機制,明確土地出讓、資金審批等高風險事項,以“流程圖”具象展示權力失控后果,強化“一崗雙責”意識。
二是劃定中層干部履職邊界。針對中層干部這一中堅力量進行紀律教育,要重點圍繞招商引資、項目審批、資金監管等關鍵環節,深入剖析工程建設領域“明招暗定”、土地出讓“量體裁衣”等典型案例,明確廉潔風險點,強化依規履職意識,增強風險識別和防控能力。推動建立中層干部履職負面清單,列明選擇性執法、濫用自由裁量權等違規行為,讓中層干部明白崗位職權不是私人資源,違規違紀必被追究。通過案例剖析會、廉潔風險排查、崗位述廉等形式,將紀律教育融入日常工作,做到防微杜漸、警鐘長鳴。
三是強化基層干部紀律意識?;鶎痈刹渴峭七M政策落地的具體執行者。加強開發區基層干部紀律教育,既要有針對性,又要體現適用性。要針對征地拆遷、民生資金發放、服務企業等關鍵環節的廉潔風險,開展“一案一警示”教育,強化基層干部紀律意識,幫其厘清思想認識上的模糊地帶。創新開展“微課堂”宣講,邀請老開發區人講述勤廉榜樣的故事,傳播崇廉理念,教育引導開發區基層干部守住廉潔底線。
張仲平:把強化紀律教育作為對權力運行關鍵崗位、重點人群日常監督的重要一環,創新方式方法,突出分層分類精準施教,在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上持續發力。
一是緊盯“關鍵少數”,激活“頭雁效應”。開展專題培訓、交流研討、“一把手”帶頭上廉政黨課等活動,加強黨章黨規黨紀學習,督促“一把手”在遵守和執行紀律上走在前、作表率。明確各街道和職能部門“一把手”作為教育管理監督的第一責任人,督促其嚴于律己、嚴負其責、嚴管所轄。通過“抓一把手”“一把手抓”的方式,推動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二是緊盯行業系統,做好“實景教育”。針對開發區不同系統領域近年來查處的違紀違法問題,選取服務企業親清不分、插手干預工程項目等相應典型案例拍攝制作專題警示片,同時,深化與市級警示教育資源的共享共用,分層分類組織安排關鍵崗位和重點人員觀看警示教育片、參觀警示教育基地、旁聽職務犯罪案件庭審等,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從身邊人身邊事中汲取教訓、受到警醒,恪守好政商交往親清之道,在遵規守紀中改革創新、干事創業。
三是緊盯重要崗位,深化“源頭預防”。針對開發區關鍵崗位年輕干部較多的特點和近年來出現的腐敗低齡化現象,把年輕干部列入紀律教育和日常監督的重點對象,有針對性制定教育方案。開展崗位履職風險評估,綜合運用談心談話、約談提醒等方式,對苗頭性問題早發現、早處置。開設家風課堂,組織關鍵崗位干部及家屬代表參加,共學共建廉潔家風,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管好自己、管住家人,提高拒腐防變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