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久久无码一区人官网,外道魂一区二区在线,无码破解内详在线,一级毛片aaaaaa免费看99

當前位置: 首頁 > 廉政文化> 警鐘長鳴
滁州市委原副秘書長張有志嚴重違紀問題剖析:“套路”把他牢牢“套住”
信息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發布日期:2017-08-01 瀏覽次數:


    “咱這兒也出過縣委書記呢!”在安徽省天長市萬壽鎮閆尖村,提到張有志,鄉親們都曾引以為豪。







  然而,在59歲這一年,接近退休的張有志,卻倒在了一個“貪”字上。昔日的榮光散去,他成了一個被人戳脊梁骨的腐敗分子。







  2015年春,安徽省委巡視組發現了滁州市委原副秘書長、瑯琊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黨委原書記張有志嚴重違紀問題的線索,迅速將有關情況交由滁州市紀委審查。2015年9月,張有志因嚴重違紀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







  張有志,有一個講“誠信”、講“義氣”的名聲,因為他腐敗講“套路”:收錢辦事,辦不成事退錢;對熟人請托的事能辦盡量辦,能不收好處的盡量不收。可盡管如此,他還是倒在了自己的貪欲中。







  即使知道“魚鉤”有毒,他還是一口咬了上去







  “他很能干,看問題總比一般人要長遠些。”提起張有志,熟悉他的干部說。







  張有志,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1974年高中畢業后,曾在村里當了3年多民辦教師。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后,他考上了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天長縣農業局工作。







  此時的張有志,胸中燃燒著熊熊的希望之火。1986年至1992年間,他通過推廣雜交水稻技術,獲得了省部級獎勵。此后,他先后擔任天長市大通鎮黨委書記、秦欄鎮黨委書記。2003年,擔任來安縣縣長、縣委書記。此后,又歷任滁州市委副秘書長,瑯琊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主任、黨委書記。







  在多年的從政生涯中,張有志有一個顯著特點——他交往最多的就是商人,喜歡和他們打交道。他主政來安后,老板們蜂擁而至,換著法兒拉攏他,向他示好,他心里十分受用,卻從沒有想過為什么。







  時間長了之后,看到那些在自己面前畢恭畢敬的老板,出入高檔酒店、住別墅、開豪車,張有志羨慕不已。同時,他覺得自己辛苦這么久,還不如這些老板活得瀟灑,心態逐漸失去了平衡,開始有了用手中權力來換取“想要的生活”的想法。







  2004年春節前的一天晚上,安徽某生物科技公司的董事長董某某,跑到來安縣招待所張有志的住處,以拜年為名,悄悄地送給他一個2000美元的“紅包”。







  董某某走后,張有志看著眼前一沓“耀眼”的美元,既興奮不已,又忐忑不安。他心里清楚,商人的“投入”從來都是奔著“回報”去的,給自己送錢就是想要“釣魚”啊。然而,他舍不得將到手的錢還回去,即使知道“魚鉤”有毒,還是一口咬了上去。







  果然,很快董某某就表示,希望張有志能在協調解決企業改制遺留矛盾及搬遷方面給予支持。張有志積極為其“排憂解難”。其間,董某某又多次送給張有志現金共計12萬元,他均一一笑納。







  張有志心理失衡,迷失在貪欲中,教訓深刻。他與商人比較,把權力當作謀取私利的工具,一開始就擺錯了坐標。領導干部仰望的應該是始終以群眾利益為先的優秀黨員干部,應該比的是政治信念、是遵規守紀、是道德品行、是奉獻作為,而他斤斤計較于利益得失,是私心蒙蔽了初心,遲早要出問題。







  為確保“不出事”,收錢只收“朋友圈”的錢







  熟悉張有志的人,都知道他是個辦事有“套路”、講“分寸”、善“權衡”的人,非常“謹慎”。為確保以后“不出事”,他立足于“穩”,長期打交道的也就是他認為“靠得住”的10來個“鐵哥們”老板。







  安徽某醫藥公司,在廠區擴建用地方面遇到問題。該公司董事長曹某某通過中間人結識張有志。張有志不急不忙,經仔細觀察,認為曹某某沉穩、靠得住,于是將其納入了朋友圈。從2004年開始,曹某某連續5年給張有志送禮9萬元,其所托之事張有志都幫他一一搞定。







  無獨有偶,安徽另外一家醫藥公司董事長趙某某如法炮制,也進入了張有志朋友圈,為感謝張有志幫其解決各種問題,2004年至2009年,每年都要給張有志送上“好處費”,5年里共送了9萬元。







  ……







  執紀人員介紹,張有志為了求“穩”,不但權力尋租的圈子小,而且人數也不多,還表現在收錢即辦事,辦不成事則退錢;再就是老家人,尤其是從小在村子里一起長大的同學、“發小”托請之事,能辦盡量辦,能不收好處的盡量不收。因此,在圈子里的人看來,張有志是一個講“誠信”、講“義氣”的人。可事實上,他是怕事情敗露,在社會上,尤其是在家鄉留下壞名聲。







  套路再深,手段再隱形,在黨紀國法面前還是原形畢露。張有志不講規矩講“套路”,不講紀律講“潛規則”,結果在歪路上越走越遠。他所謂求“穩”,不過是心存僥幸、自欺欺人,最后只能是身敗名裂。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終究付出慘重代價







  “這一步步走來,實屬不易。本應帶著感恩的心,努力工作,保持本色,清正廉明,繼續為黨工作,但由于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發生嚴重扭曲,喪失黨性,以權謀私,蛻化變質,腐敗墮落,走向犯罪深淵。”落馬后,張有志懺悔說。







  張有志在悔過書中反思了自己的蛻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思想的蛻變,他痛心疾首寫下三句話——“放松學習,思想境界嚴重滑坡”“放松改造,人生觀和價值觀嚴重扭曲”“放任權力,手中的權力嚴重濫用”。







  執紀人員介紹,張有志主政來安7年,收受的賄賂也大部分集中在這7年,時間長,范圍廣。送錢送物的不僅有企業老板、鄉鎮干部,還有外地客商等;涉及的領域有城市規劃建設、建筑工程項目、房地產開發,還包括干部提拔和工作、人事調動等。這種濫用職權的行為,不僅造成了他自己的腐化墮落,還給來安很多工作帶來了“后遺癥”,影響很壞。







  “真正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里,置于陽光下,不僅是我們黨長久執政的需要,從個人而言,也是給黨員干部撐起了一把保護傘。”執紀人員說,缺乏了必要的監督和“陽光照射”,產生腐敗是必然的。







  張有志嚴重違紀違法的原因很多,但臨近退休前心理失衡,是導致他頂不住誘惑的重要原因。







  “船到碼頭車到站,是人最容易放松的時候,辛辛苦苦幾十年,快要退休了,也是最容易放縱自我的時候。”回想自己的貪腐過程,張有志感受頗深,“對臨近退休的干部更要加強監督……”在張有志的懺悔書中,他用自身的深刻教訓,為廣大黨員干部再次敲響了警鐘。







  2016年6月,張有志因犯受賄罪,被滁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4年,并處罰金35萬元。(田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