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治國必先齊家。領導干部只有首先正身齊家,教好子女、管好家人,才能一心在公,用好權力、干好事業。
然而,有的領導干部卻不能擺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內在關系。一些落馬的官員不僅沒能“正身律己”,沒有守住公權的邊界,反而溺愛子女、縱容家人,任其將職權當特權,拿公權換私利。最終,正是萬般溺愛的兒子將自己送進鐵窗、情同手足的兄弟讓自己身敗名裂、患難與共的妻子讓自己跌入深淵……在中紀委2015年發布的34份部級及以上領導干部紀律處分通報中,有21人違紀涉及親屬、家屬。家風不正,其危害作用由此可見一斑。領導干部當以此為鑒,讓好家風成為為官從政的“護身符”。
溺愛子女,權力成為“害人毒藥”
作為社會的基本細胞、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庭教育對個人成長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乃至于留下終身烙印。處于啟蒙階段的孩子,父母的言行便是最好的教育和垂范,家風家教是孩子價值觀養成的“第一粒扣子”。然而,現實生活中,有些領導干部非但沒有為子女樹立好榜樣,反而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灌輸“做人要學會走捷徑”之類的錯誤思想,為日后走上權力尋租、權錢交易的不歸路埋下禍患。
【案例剖析】
“驕奢淫逸,所自邪也。四者之來,寵祿過也”。父母對子女的愛,超出了一定的界限便是溺愛。從“老子辦事、兒子收錢”到“父女齊上陣”,一樁樁腐敗案件的背后,無不折射出領導干部對子女管教的缺位和家風的不正。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劉鐵男的落馬,則為那些溺愛子女、家教不嚴的領導干部敲響了警鐘。
法院判決書顯示,在劉鐵男案涉及的3558萬余元財物中,通過兒子劉德成收受的達到3400余萬元。而兒子的貪婪,則直接源自于父親的言傳身教。
劉德成記得:“小的時候我爸每次在路上都會跟我說,做人要學會走捷徑。一定要有出息,要做人上人,這樣才能過得好,才能受人尊重。”
劉鐵男的教誨在兒子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長大后的劉德成,腦海中全是父親灌輸的扭曲的金錢觀、價值觀、人生觀,這也是他后來為何會利用父親職務的影響力來大肆攫取金錢的原因所在。
總希望有人“帶帶兒子”“多幫幫兒子”的劉鐵男,給了繞其身邊、深諳商場攻略的老板們突破口。浙江一民營企業董事長邱某是向其“進貢”最多的一位。為擴大PTA項目產能,邱某請劉鐵男在審批上予以關照,劉鐵男表示得按程序走。邱某問:“聽說你兒子在國外留學?”劉鐵男不失警覺:“你問這個干嗎?”邱某說:“如果他回國了自己做生意,我們合作,我可以帶帶他。”劉鐵男當時沒表態,邱某回酒店不久,劉鐵男就打來電話:“你說的事倒也可以考慮……”
在“你情我愿”“你知我知”的自我麻痹中,劉鐵男與老板們一拍即合。2006年,邱某出資100萬元為劉德成在杭州注冊成立一家公司,并以虛假化纖貿易方式為劉德成獲利825萬余元……
欲望的閘門一旦打開,瘋狂的貪腐就會一瀉千里。“如今覺得當時我們父子都錯了,拋開以權謀私不說,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就錯了,奮斗的原動力就錯了,這也是我們父子犯罪的一個共同原因。”被關進冰冷的鐵窗后,劉德成悔恨地說。
從劉鐵男的“帶帶兒子”,到河北省委原書記程維高以“是否幫助兒子”為提拔干部的標準,再到廣東韶關市委原政法委書記葉樹養以“留下2000萬給兒子、2000萬給女兒女婿”為人生目標,公權濫用的背后是價值觀的扭曲和家風的不正。正是對子女的一味溺愛,讓他們最終在丟了烏紗帽的同時也毀了家庭。
【專家點評】
中央黨史研究室宣教局局長任貴祥:像劉鐵男這樣的落馬官員,沒有認識到父母對子女言傳身教的重要作用。對子女過度的溺愛,終會害人害己。作為領導干部,不能被舐犢之情迷惑了雙眼。真正疼愛子女,就應該涵養好家風,從小培育孩子正直的品質和出眾的能力,讓孩子經歷摸爬滾打、砥礪成才。
縱容親屬,權力掉進“親情陷阱”
“冰冷的手銬有我的一半,也有我妻子的一半”,早些年山東省供銷社原主任矯智仁受審時說的一句話,如今已成為許多落馬貪官的內心獨白。在一些領導干部被查后,以其為中心形成的貪腐鏈條往往很快浮出水面,而鏈條上的關鍵環節則是家人親屬把守著。從“貪腐夫妻檔”到“上陣親兄弟”,雖然形式各異,但有一點卻是相同的:落馬的官員不僅沒用好手中的權力,還縱容親屬,為特權大開“綠燈”。不良的家風讓領導干部廢職毀家的同時,也讓親情蒙羞,平日笑臉相迎的親人,在金錢的蠱惑下,露出了丑惡的一面。
【案例剖析】
江西德興市委原書記何金銘,就是“前門當官、后門開店”的代表人物。
“親愛的弟弟,最后在這里向你下跪、向你懺悔,你受苦了。我從來也沒有害過任何人,卻偏偏害了你,我自己的親弟弟,若上蒼給我機會,我會不遺余力地幫助你、報答你、呵護你……”這是何金銘的哥哥何榮欽在獄中寫給弟弟的一段話。
在何金銘擔任德興市委書記期間,哥哥何榮欽利用弟弟的職務影響力,在德興肆無忌憚地插手政府投資的工程建設項目,從中獲取巨額利益。而何金銘,不僅對哥哥插手工程視而不見,自己也從中收受賄賂。變味的“親情”,就像白蟻慢慢地啃噬著何金銘的紀律防線和最后的良知。
對哥哥的縱容,最終讓何金銘品嘗到了親情的苦澀一面。他因存在縱容親屬插手工程,收受賄賂249萬元,生活作風腐化墮落等嚴重違紀問題,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2015年4月,江西景德鎮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其有期徒刑11年。
此外,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原局長鄭筱萸曾縱容妻兒借“顧問費”“分紅”等名義,收取某制藥公司財物292萬元;廣東東莞市委原副秘書長吳湛輝放任親哥哥與表兄弟等親屬與管理對象合伙經商,并從中斂財,最終被判處無期徒刑……不敬畏手中公權、對家人親屬縱容的領導干部,都最終難逃黨紀國法的嚴懲。
【專家點評】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許耀桐:要管好家人和親屬,領導干部必須強化家庭教育。領導干部在本人嚴守權力界限的同時,必須謹記,在對待家人上,嚴管才是厚愛。只有用好權力,管好家人,事業才能長久,家業才能長興。
封妻蔭子,權力淪為“升遷工具”
不少案件表明,“一人做官,全家沾光”的思想在一些干部腦海中根深蒂固,直到最后進了鐵窗方知悔悟。還有的領導干部甚至肆意支配手中的權力,直接為家人親屬“加官晉爵”。這種“讓權力牢牢攥在‘自己人’手中”的不正家風,最終只會落得廢職毀家的可悲下場。
【案例剖析】
2014年8月底,云南省委原書記白恩培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一個多月后,其妻張慧清被撤銷云南省政協常委、委員資格。據媒體報道,作為白恩培的第二任妻子,張慧清此前曾是招待所的一名服務員,在成為白恩培的妻子后,一步步登上了云南電網公司黨組書記的寶座。
而江西省政協原副主席許愛民則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或影響,為女兒、女婿在公務員錄用和職務晉升方面謀取利益。2015年2月17日,中紀委官網發布消息稱,中紀委對許愛民嚴重違紀問題進行立案審查。而就在一個月前,景德鎮政協撤銷了景德鎮市財政局原副調研員楊燕萍、市政協原副縣級干部許燦燦政協委員資格。楊燕萍、許燦燦分別為許愛民的妻子和女兒。2014年年底,許愛民的女婿、許燦燦的丈夫徐楷因涉嫌違規提拔和年齡履歷造假被查,被免去鷹潭市團市委書記職務和政協委員資格。一家出了4個政協委員,又先后被撤銷資格,一時在坊間引發熱議。
2015年10月16日,中紀委官網公布了廣西南寧市委原書記余遠輝嚴重違紀被開除黨籍和公職的消息。余遠輝“嚴重違反組織紀律,違規任用親屬擔任秘書”是他涉嫌違紀違法活動中的一條。
黨員領導干部的家風,是黨風廉政建設的“晴雨表”。領導干部如果家風不正,幻想著通過歪門邪道為家人謀取一官半職,到頭來終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專家點評】
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身為領導干部,既要管住自己,又要管好親人家屬。領導干部之所以想著為家人加官晉爵,還是特權觀念和不正家風在作祟,他們以為提拔了家人,就為自己留了后路,即使將來退了,仍有權力的庇護。實際上,這樣做得不償失,必然受到黨紀國法的嚴懲。
|